查看: 186|回复: 1

知识分享 | 企业如何正确导入精益生产系统之六:建立拉动 ...

[复制链接]

3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9-20 08: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拉动生产是指按用户的需求的时间和数量来生产,不多不少,不早不晚。流动是拉动的基础。一般实现单件流生产后,交货期会降低75%,生产时间会减少90%。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没有库存的情况下满足客户订货的需要。拉动主要是如何建立高效的信息流传递机制,比如生产现场的看板、丰田的电子看板、实现后工序拉动式(Pull)生产,并最终实现JIT(准时化生产)。


准时化(Just In Time)是丰田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之一,拉动式生产是实现JIT的技术手段。相对于过去传统的前一工序将零件生产出来“推给”后一作业加工的“推动式”(Push)生产方式不同,在拉动式生产中是前道工序作业根据后道工序的需求来生产,严格按照后序需求的数量和时间来生产,不多不少、不早不晚 ,就是准时化(JIT)
在推式生产中,每道工序到按生产计划生产,片面强调最大限度地利用各个工序的产能,而不关注下序是否需要,何时需要,往往在工序间产生大量库存。而拉动式生产强调前序按照后序的需求来生产,则完全避免了工序间的大量库存。工厂按照用户的需求来生产,产品完工后可以及时发给客户,也避免了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时在用户不需要时不投产,也减少了市场不确定想给企业带来的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的压力。JIT可以确保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极大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再有拉动式生产可以大幅度减少企业同时生产的在制品种类,一般采用看板拉动生产,往往计划部门仅仅需要关注最后工序的计划,即可靠看板管理控制各个工序的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计划的编织和控制的工作量,使生产管理变得简单,大大提升了生产管理效率,可以减少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优化资源,降低生产管理成本。



虽然拉动生产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实现拉动式生产,建立拉动式生产系统却很不容易。首先,企业要实现流动性生产,如我前一篇文章中介绍的那样建立“单件流”。达到生产“自動化”(丰田生产系统的另一大支柱);确保企业自己的生产系统稳定可靠,每到工序都可以在标准的时间内按要求生产出规定数量的产品。第二,要建立稳定可靠的材料供应系统,包括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材料的运输和仓储及向生产现场的配送,全部都要按照拉动的“看板”严格执行。第三,要做到科学的计划和决策。企业需要有一套科学决策的流程,确保企业可以及时准确的把用户的需求传递到生产计划部门。同时计划部门要根据产品生产和材料采购情况合理制定生产和采购周期,以及科学制定生产和采购策略。比如生产或采购数量、提前期等等,通过“看板”拉动后续。好多人觉得拉动不需要计划,这是对精益生产的误解。拉动是使计划更加简化和可视化,传递更快捷,执行更有效,但这其实是对生产计划以及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句话说,没有强有力的柔性的生产系统和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保障就无法实现拉动式生产。
与建立单件流一样,拉动式生产也可以从个别改善做起,积累经验逐步展开。一般可以选择从某一产品族入手,充分了解市场的规律和用户对产品的需求特点,在设计产品时尽量使产品标准化或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其基本材料或零件标准化和通用化,降低生产和采购的难度。针对此产品族建立柔性生产系统实现流动性生产,制定物流策略、确保外购材料和零件供应稳定。建立拉动式生产管理流程,保证用户需要与生产计划贯通,实施拉动“看板”管理,实行拉动生产。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改进。直到实现拉动生产稳步运行。
总之,相比流动生产,拉动生产在精益生产管理又上了一个台阶。毋容置疑,要达到拉动式生产,需要动员全产业链的各个部门一同改善,比如材料供应,供应商管理,安全与环保,甚至财务等,变革难度更加巨大。但一旦实现了拉动式生产系统,可以说企业基本上就建成了精益生产系统,实现了精益管理。企业会享受精益生产带来的巨大收益。库存大幅减少、交付准时、质量可靠…... 企业将在业界享有更高的信誉和更强竞争力。
感谢您的阅读!下一篇我将为您继续介绍精益生产的相关知识:持续改善、尽善尽美。敬请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5-1-25 07: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芳你怎么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多点娱乐

GMT+8, 2025-4-7 04:17 , Processed in 0.12495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