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为拼妈的妳,是否感觉身在教育焦虑中而无法自拔?为了研究这个现象,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现针对上海高一、高二学生、正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焦虑的拼妈们,开展为期八周的“房树人绘画心理工作坊”,运用绘画治疗干预,缓解妈妈教育焦虑情绪。什么是绘画治疗呢?根据美国艺术治疗协会(the 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AATA)的定义,绘画治疗指通过创作绘画作品及对绘画创作过程进行思考,个体学习应对症状、压力和创伤,加强对自我与他人的认知,享受艺术创作带来的正向积极生活态度与乐趣。
根据UC大数据2017年5月发布的“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统计显示,上海妈妈焦虑指数高居榜首,孩子健康与教育则是家庭焦虑的首、次位因素,在家长主义和密集母职的催化下,国内竞争式教育养成随处可见的高焦虑教育“拼妈“。2021年7月26日国家明确发布“双减政策”,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占用国家法定日、节假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一方面启动教育减负的官方布局,也正式宣布教育进入“拼爹妈”的时代。情绪具有家庭集散性,焦虑会在母亲与孩子之间相互传染,不仅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母亲也会因而更加焦虑。
父母对孩子而言,是除了学校以外,与教育有关的最重要群体,父母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孩子全部的教育历程,他们对教育的态度和情绪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竞争日益激烈,父母认识到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对教育失败的恐惧陡增,认为一旦在教育竞争中失败就很难成为社会竞争中的成功者,于是家长为教育过分投资,对孩子施加过多压力,对教师有过分的期待,自己也产生了过高的焦虑,演变成一种“教育焦虑症”。
教育焦虑作为一种状态焦虑,一方面会影响父母的身心健康,另一 方面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的情绪状态或者心理状况会影响教养方式和 孩子的心理状况,例如研究发现父母的养育压力会影响教养方式,养育压力越大, 越有可能采取控制、严厉等消极的教养方式(Guajardo, Snyder, & Petersen, 2010)。 父母有较高的教育焦虑时,会持续担心无法教育好孩子,在工作中也承担着巨大压力,产生担忧、紧张等消极情绪,不仅影响父母的睡眠质量、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想要免费参与八周的“房树人绘画心理工作坊”(市价约为3500-6000元),欢迎您扫码填写测量问卷,填写问卷约需5-10分钟。如果您的问卷结果符合研究要求,研究者会在一周内联系您,您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参与,参与后也可以随时退出,同时您的一切隐私绝对保密,所有数据只用作学术研究而不会作为它用。
(笔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如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