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回复: 0

读《体验文化:社会化、生态化、智慧化》

[复制链接]

3

主题

6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2-12-12 1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体验文化:社会化、生态化、智慧化》

<span class="nolink">从文化回响、生态构建、智能交互、品牌营销四个方面入手,列举了体验设计行业多年来的沉淀、实践和创新案例与方法,值得有志于中国体验设计行业的所有同行者阅读。
第二章·生态构建-03打造一个情感驱动的创新会员体系

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减少,流量思维在向超级用户思维转变。以感性诉求为轴心的创新会员体系,不仅加大增强用户对企业品牌及服务的感知价值,同时,还让用户愿意支付超越使用价值本身的代价,并增加忠诚度。本文主要围绕如何打造一个情感驱动的创新会员体系,从权益体系构建、任务体系设计、成长形式规划和成本核算四个阶段进行说明。

·  01-用会员体系推动AARRR增长



AARRR模型(来源网络)

AARRR模型通俗的理解就是:你的用户从哪里来?——用户来了怎么使之活跃?——用户活跃之后怎么让它留存?——用户留下后怎么为产品付费?——用户付费之后怎么进行口碑传播?
“会员体系”与“用户体验管理”(CEM)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用户体验管理是要找到关键的体验要素及触点进行用户关系管理。
创新的会员体系关注完整的用户生命周期,包含潜在的会员吸引到既有会员维护的各阶段。它是“从感性层面出发”制定激励因子,让用户在理性价值之上获得超乎期待的感动和惊喜体验,自发地留在体系内。
·  02-如何打造以情感驱动的创新会员体系
客户对会员体系的感知价值是理性价值与感性价值的综合。有别于传统会员体系,一个情感驱动的会员体系在设计权益时,必须极大化客户对该权益的情绪价值,进行“情感套利”(客户无法计算出价值的回馈,如支付宝付款码不同等级呈现不同的颜色等)。



“情感套利”的会员体系设计(来源《体验文化》)



倍比拓-创新会员体系规划(来源《体验文化》)

阶段一:构建权益体系
1) 产品核心价值
创新会员体系侧重在感性层面出发制定激励因子,而这个抽象的感情必须是从用户需新需求展开的,而需求基于产品的核心价值。
多数用户看中麦当劳早上售出的奶昔有趣、可单手食用等特质。因此,麦当劳添加了果粒、饼干让“通勤有趣的早餐”更有趣。
2) 理性需求与感性需求
除了实际能计算出利益回报的理性价值,如礼品兑换、折价券等,更应该活用“情感套利的方法”,藉由满足用户的感性需求,扩大用户对企业的感知价值。
倍比拓协助一家互联网车险公司进行用户体验转型,针对“安全感”这件事,回顾了用户旅程,模拟不同场景下品牌可提供安全感的合适触点。如天灾提醒、推送关心短信与引导理赔申请流程等。
3) 需求分级:基础型、期望型、兴奋型
结合Kano模型将权益内容分成“基础型、期望型、兴奋型”。在会员体系的成长路径中,分别引入不同层级的权益内容,让用户发展成品牌忠实粉丝。
倍比拓与一家造车新势力合作,重新定义会员体系。结合Kano模型,将服务往前延伸到用户未购车的社区互动,以及在用户购车后结合汽车的功能模块及出行生态圈,设计满足用户出行各个场景可能需要的增值服务。
阶段二:任务体系设计
根据不同阶段的商业目标,设定基本任务(用户行为)。
商业目标:扩大会员数;提高活跃度;提升付费额;业务线之间引流
基本任务:推荐、转发、邀请、参与互动;适用多种类型产品/服务;提升单次付费金额;购买其他产品/服务、关注其他平台
在设计任务时,加入“游戏化元素”,如支付宝的蚂蚁森林应用,借由激发用户的使命感、社交影响等驱动因子。
阶段三:设计成长形式
1) 等级:强调以等级区分会员,手写生日卡片、机场贵宾室等。权益性质以感性为主,常见于酒店、航空级精品业。
2) 积分:强调以实质利益驱动会员,积分累积、消耗及折抵。权益性质以理性为主,常见于信用卡业务、零售业。
3) VIP制:付费会员,可享受特性权益及优惠。权益以理性为主,常见于餐饮、互联网科技业,如滴滴、饿了么等。
4) 排行/勋章:强调用户的荣耀和成就感,让会员在社区内容有更高的话语权及地位。常见于具备社群性质的互联网品台,如新浪微博。
阶段四:成本核算
设置量化模型,将各个级别的“权益成本及任务收益”进行计算,确定企业投入体系的成本与收入达到平衡。
身处强调体验、服务、情感关怀的时代,很多品牌意识到仅仅卖产品可能无法满足人的多方位需求,需要优化用户与产品、品牌的触点,提供正向的情感价值,使品牌深入人心以此来提高用户忠诚度、增强用户粘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多点娱乐

GMT+8, 2025-4-9 11:57 , Processed in 0.0802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