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5|回复: 0

作文素材|文化记忆、民俗文化

[复制链接]

3

主题

7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3-4-18 12: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05


摘自《人民日报:优秀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治理》
关键词:民俗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有鉴别地加以整理,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丰富的民俗文化,反映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传统和人文品格。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
★守护好民俗文化,深刻理解民俗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民俗文化在传承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充分发挥优秀民俗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守护好民俗文化,深刻理解民俗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乡村是维护和推动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植于乡土的民俗文化已经深深嵌入乡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摘自《人民日报:叫卖声里的文化记忆》
关键词:文化记忆、叫卖声
★街头巷尾的叫卖声是中国民俗文化中极具烟火气的场景和记忆。中国百姓生的抗争、美的念想,在这一声声低吟浅唱里代代延续。
★叫卖声,见证着文明迭代、城乡变迁,书写和记述了中华民族朴素、积极、充满生命力的生活哲学。
★陆游写“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是南宋深巷叫卖杏花的伞下风情。老舍写国难家仇,“那最常听到的电车铃声,与小贩的呼声,今天都一律停止。北平是在悲泣!”陆文夫记忆里,旧时“阿要大白米唉”“阿要白兰花啊”的姑苏吆喝,是与苦难并行的市井生活场景。
★善用巧用创新型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传播视角、融媒体平台及虚拟视听技术,才能让叫卖声所代表的声音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叫卖声是较难传承和保护的声音文化遗产之一。它由旧时城市乡间行商“自发口头创唱”,功能性、场景性极强。
★叫卖声里,各地的城乡风情也一一呈现。老天津卫叫卖、上海滩叫卖声、太原市声、绍兴叫卖、南京吆喝……每一处城乡都曾拥有独具特色的叫卖声,这是属于本地的文化记忆。
★老北京叫卖声依托老北京方言,兼具曲艺“贯口”风格,既要有规矩,又要有艺术性。这与北京胡同独特的空间形态有关。形形色色的叫卖声从早到晚、此起彼伏,营造出浓浓的生活情韵。
★老北京叫卖声,是中国声音文化遗产中得以较好保存和研究的代表。新世纪以来,叫卖声是城市声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渐成共识。
★各地越来越多的叫卖声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录,如老北京叫卖、姑苏吆喝、太原市声等。天津、南京、广州、绍兴、南通等地的方言吆喝,也在地方政府、文化保护组织和文化遗产研究机构的合作下逐渐复苏。
★得益于数字化保护和全媒体传播,现实生活中消失的叫卖声还在社交媒体、短视频中得以重现。有的吆喝声还被申请为声音商标,以数字音频的载体模式,广泛运用于文旅文创产品的研发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多点娱乐

GMT+8, 2025-4-19 14:12 , Processed in 0.1042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