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8|回复: 1

漫谈食品安全文化(二)

[复制链接]

3

主题

5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2-8 09: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几年前一位大学教授和我聊天时,给我总结什么叫文化,他说“文化,就是享受你所创造的一切,enjoy what you creat."此解释,简单明了,十分佩服,教授就是教授。
员工把公司的规定、要求,不再当作负担,不再需要奖惩考核,把质量要求、食品安全操作规定,当作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把这些行为视为一种习惯,甚至一种自豪,甚至可以分享给身边的家人、朋友,不仅体现了自我价值,还能传播好习惯、正能量。
某次出差外地归京,北京南站打了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继续北京司机的神技能,超强的沟通技巧,他非常笃定地对我说,”先生,您是刚从国外回来把!“我很好奇,”师傅,怎么说?我不是国外回来。“”您即使不是刚从国外回来,也得在国外长期生活过,因为您一上车就拉安全带,这种习惯一般老外或者国外生活过的人才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系安全带这么一个微小的动作,竟被出租车司机贴了一个”海归“的标签!
回想自己外地出差时,坐到副驾时,经常找不到安全带插入口,被一把网购的神器插入,而且司机经常会调侃,我是老司机,不用系安全带。甚至有时候因为一上车就系安全带还惹得司机不悦。
多年的安全教育,已经让我把系安全带形成了一种下意识的习惯,甚至有时候做高铁还要去找安全带。已经不再需要旁边人的提醒,不再是过了一会儿才想起来,公司的安全文化已经给我烙上了深深的痕迹。
北京郊区有一家工厂,安全文化做的特别好,有一次去审核,去的时间比较早,发现保安已经更换,但依旧是非常熟练的接待我,登记、培训、发胸卡,我就问他,来了多久了,心里以为虽然不太熟悉,看这套操作下来估计也得半年以上了,结果这名大爷告诉我,他刚来一个月!和他继续聊,他告诉我公司已经把工作流程给他详细的培训过。
针对以上两个案例,我总结过,有一个共同的良好实践,就是入职培训执行的非常到位。
比如本人所在公司,2001年入职时,尽管已经从业多年,但还是参加了持续两周的新员工入职培训,这些还不包括线上的公司文化培训,通过这些课程的培训,足以在入职初期,对公司的文化和要求留下深刻的印象。
曾经亲自见证上述北京这家工厂,一名主管参加的入职培训,1名保洁阿姨利用一下午的时间,带着这位主管从进入车间的洗手、更衣动作开始,对工厂GMP要求进行了介绍和现场示范,这样的培训必然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很多年以前,保定一家国内汽车企业,所有的新入职大学生、研究生,都要用半年的时间参加公司组织的军训,当时让我感到很震惊,认为有点过分,现在想起来,这也是入职培训的一种极端做法。
很多公司不愿投入,担心员工离职得不偿失。其实对员工进行培训,是对公司的保障,尤其是入职培训,是让员工初步了解公司要求,认识公司文化,建立员工忠诚度的最好时机和有效手段。就像大学军训,一定是在大一入学时开展,效果最好。
做好入职培训是建设食品安全文化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撸一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多点娱乐

GMT+8, 2025-4-9 10:15 , Processed in 0.1102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